細胞小組

  1. 滿足需要 - 小組重視彼此相愛,自然使人的需要易得著滿足。
    • 生理需要:
      組長發現他們的一位組員經濟出現問題,立即告知組員,組員立刻施以援手, 替該組員解決問題。
    • 安全需要:
      小組強調互相扶持。組員遇上任何壓力可以在小組中分享,其他組員除樂於聆聽外,更會為組員逼切地禱告。事實上,在每一次小組聚會中都有一段彼此代禱的時間。
    • 社群需要:
      包括了愛、感情、歸屬感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小組由於人數較少,最多是十二人,所以組員都能在小組中深入地分享,而且人人都有份參與事奉,使組員得著社群的滿足。
    • 自尊需要:
      小組強調人人平等和人人尊重。
    • 自我實踐需要:
      小組強調各人按恩賜事奉的。
    • 與神關係良好的需要
      小組強調實踐信仰重於信仰的認知和強調組員的生命要彼此交代,並要成長的。

  2. 促進合一
    小組的組織嚴密,形成重重的愛網,合一性自然強。相信這是主耶穌樂於見到的。主耶穌在被掛十字架上前的禱文中,曾表示很盼望門徒要合一。 「…聖父阿,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約十七 11 )

  3. 異象傳遞及動員迅速
    牧者只要將本會異象和需要與組長分享,便可透過他們傳遍整個教會,真是省時省力。

  4. 靈活性高
    小組人數較小,故彈性較大;不會因為聚會地方問題阻礙其發展,必要時, 可以在公園、辦公室、工廠、家裏或任何地方聚會。而聚會時間,也可按組員需要作適當的調動。故此,若有甚麼變動,都能化零為整,化整為零。

  5. 領袖增加
    以往本會差不多每一年也為領袖缺乏而定一些對應策略,但也難奏效。但小組不斷擴展時,便會激發起一些弟兄姊妹站出來,領導小組,領袖人數自然增加。更何況,好的領袖並不是一朝一夕而成,乃要經過長時期熬煉得來。故此,每一個小組領袖都需要每週聚在一起,接受牧者裝備及定期接受其生命和技巧的評估。日子久了,有份量的領袖自然便會多起來。

  6. 釋放牧者
    按聖經,本會牧者的主要職責該是裝備信徒,不是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 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 11 、 12 )

    小組是由一般有領導恩賜的信徒帶領,而牧者則負責委任和裝備他們,以致他們確能協助牧養工作。這模式的好處,就是那怕教會越擴越大,牧者都能應付自裕。牧養全群信徒。韓國趙鏞基牧師能牧養五十多萬會眾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7. 人數倍增
    普遍來說,小組的教會是發展最快的教會。這可能由於小組強調倍增的觀念及小組所探討的都是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慕道者較易產生共鳴和投入感。若我們要完成主耶穌所頒下的大使命,發展小組是上好的策略。

    總的來說,本會以小組為我們的發展策略,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使本會的質、量和組織成長起來,主耶穌給我們的大使命早日完成。事實上,自從本會發展小組以來,人數有增無減的,組長的能力也相應持續提高。
© 2024 上水浸信會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